回来已经很久了,但这趟美国之行令我难忘,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天,看得见,摸得着……跨过落基山,飞跃太平洋,云里雾里,几经辗转我终于站在了蒙哥马利机场,环顾四周,一张张陌生的欧美面孔。这时,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拿着手掌大的一张纸放到我面前,问道:“You?You?”我定睛一看,才发现上面打印着一行绿豆大的英文:Hongfei Ye.我笑着点头。这种接机方式还真是令人有些吃惊。随后上了老先生的车子,他要接我到特洛伊大学。一路上老先生很热情的向我介绍了特洛伊的自然地貌,风土人情……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美国乡村温暖纯朴的民风。
特洛伊大学坐落在特洛伊小城,据说小城因这所大学的出现而诞生,特洛伊被公众认为美国东南部的顶级大学之一。学校占地面积240平方米,常年气候温和湿润,降雨丰霈,绿化很好。清新的空气,蔚蓝的天空,公路两旁延绵不绝的森林还有溪流,这一切都让人感觉到舒适。草坪里随处可见的松鼠蹦来蹦去,真是让人喜欢……值的一提的是这里的建筑,一幢幢独立单层的住宅各有特色,主人通常会在门上挂上花环等不同风格的饰品,在这里即便是公共建筑最高也不过四层,完全没有高楼大厦的那种压抑感,通常公共建筑的顶上还设有采光亭或是钟塔,复古气息很浓。每到整点钟声荡漾在校园的每个角落,似乎回到了欧洲的中世纪。
在这美丽的地方读书是件愉快的事情,美国的大学教育本身也很有特色。
(一)务实的办学思想。在这里求学对于留学生来说是痛并快乐着。首先是语言关,为了使留学生尽快适应环境,特洛伊大学为留学生设计了一门叫University Orientation的课,目的是让留学生在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的过程中融入美国社会。例如,有一项有意思的作业是每人每学期必须看五场体育比赛,同时还要请啦啦队的成员将名字签在指定的作业本上……这样一来,留学生不得不讲英文,同外国同学交流的能力也随之提高。这充分体现了美国教育思想的实用性,以及美国文化中的包容性和多元性。
(二)师资的选拔和任用非常严格。教师大多数具有博士学位,都来自于学科排名更靠前的大学,这必然为学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同时毕业生不留校,也杜绝了学术的“近亲繁殖”和师生关系在工作中的负面影响。学校要求教师至少每两小时查阅一遍工作邮箱,及便时解答学生的问题。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时举手发问,师生讨论问题的学术气氛很浓,这与我们习惯的“先生讲学生听”的教学模式非常的不同。
(三)学生成绩的评定使用平均分制度(GPA)。就是每个学生学年总成绩的平均值,它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并直接影响到奖学金的发放,还决定着学生是否有资格进入更高级的学府进行深造,该制度的科学性在于不是一考定终身,而是通过长期的测试来评价学生。所以在美国读书几乎每周每门课都会有小测验。这不仅从客观上起到了督促作用,而且也体现了成绩评定的公正性。这对我的工作有很大的启发,今后会逐步运用到我的教学工作上。
(四)学科与产业紧密结合。美国大学许多学科都与企业有直接的联系,学科的发展推动企业的革新,企业的工艺改进也促使了教学内容的时常更新。学校为产学研一体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。例如我所涉及的设计学科,学生的专题设计80%是企业资助的真课题,具有很强的应用性,中选的方案还会得到不少的酬劳。学生时代就参与新产品的研发,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,而且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。这是很值得我国高校学习的地方。
(五)教学设施的完善和先进也是众所周知的。由于美国地广人稀,能源充足,可以看到学校的所有场馆皆24小时亮灯,为师生提供方便,也使校园环境更加安全。几乎昼夜开放的图书馆可供学生随时查阅资料信息,并且学生可以免费向图书馆借用笔记本。学校的实验室也面向全校学生开放,教授也很乐意同其他学科的人员交往,这为很多交叉性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界面。许多教室都配有投影仪和电教系统,同时也保留了手工板书的黑板(其实是白板,用马克笔书写,有配套的板擦)。走在校园里,无处不在的校园网络方便快捷。时常能看到阳光下,喷泉旁用笔记本上网的身影。由于网络的高速和普及,美国教授通常在网上收作业。师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交流,我想这对教学相长大有益处。走累了,随处可见的公共饮水机为师生提供了方便。美国的生活用水有较高的卫生标准,可以直接饮用。还有健身房,室内运动场馆,高尔夫球场等等,美国人对于体育的热衷真是令人惊讶。
很有特色的是大学人性化的校园气氛,我想校园的建筑是最好的体现,几乎所有的场馆都为残疾人设计了专用通道,不仅方便高效,重要的是无论是否是使用者,每个人都能从内心感受到一种平等与关爱。尤其是我访问的传播和艺术学院的坡道也设计的很巧妙。学院的三层小楼建在一个斜坡上,长长的坡道直接延伸到二楼的教室,不仅仅为残疾人上下楼提供便利,而且使整幢楼的建筑结构也富于变化。
在许多的建筑入口处,大大小小的过厅都被很好的利用起来,通常设有吧台、高脚凳和沙发,自动售货机,可供师生休息或是探讨学术问题,还有长达数米的热带鱼缸,坐一会儿就足以令人赏心悦目。
除了硬件方面的完善,为师生服务的软环境也很健全。就拿校车来举例,由于美国80%以上的人拥有私家车,所以像特洛伊这样的地方几乎是没有公共交通系统的,师生们每天自己开车到学校。这对于很多没有驾照的留学生来说出行成了一件麻烦的事情。学校考虑到了这一点,自主运行了大约四条公共线路,每天按时接送学生上下学,在周四和周日还送学生到附近的超市购买生活用品。夜间的服务更是便捷,只要一个电话,告诉校车司机自己的位置,他们会十分乐意的将你送到目的地。遇到难题了,打电话给学校的警察也是不错的选择……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国内的大学不曾见过的。
说到访问交流,也是我此行收获颇丰的地方。特洛伊大学的艺术学院下设有设计系、音乐舞蹈系、新闻系、孔子学院等几个大的系部。院长Cochran博士是一位很有学识和远见地的教育家,她积极的支持设计系主任Jerry先生提出的关于我们两校间学术合作的提议,并给予了极高的热情。目前此计划正在积极的筹备中。Cochran博士在工作场合是一个精明强干的领导者,在生活中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。她很关心我这位访问学者的学习和生活,常推荐学院里优秀教授的课给我,使我有机会走进了多位很有造诣的知名教授的课堂。
比如,很值得一提的是Henderson博士。银发苍苍的她在讲坛上奉献的每一课都是她一生学识的精华。从青年时代,她的足迹就踏遍整个欧洲,讲起欧洲文化和艺术来真是如数家珍。许多讲解的精彩图片都是她亲自拍摄的,而且时常更新。她的课堂是那么的精彩,她的人品更是高尚。记得有一天,课讲了一半,教室的火警器忽然鸣叫起来,Henderson博士迅速疏导学生,自己最后走出教室,还不忘拉着我这个新来的外国人赶紧离开……渐渐的大家成了朋友,时常就一些学术问题聚在一起讨论。这种扎实认真的敬业态度和博爱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,也将会永远影响着我。
应院长Cochran博士的邀请,我给美国学生讲了《中国文化之皮影和瓷器》的讲座,介绍了我们的学校和中国的文化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赢得了美国学生们长久的掌声。很多学生课后一边和我握手,一边表示有机会一定要来中国看看,要来西安科技大学看看,这着实让我因我的祖国而自豪,因我们西科大而骄傲。课余的时间我还应艺术学院邀请担任了名为4-H Extreme Bird House Competition的设计竞赛的评委,对参赛选手进行面对面的评议。假日里,跟随孔子学院的院长到当地的幼儿园宣传中国文化和精神。
闲暇的日子我有幸到很多外国朋友家作客。在院长Cochran博士家我画了平生第一个复活节彩蛋,在Wilson牧师家聆听圣经故事,与其他美国朋友在江面上共赏独立日的烟火,还有教堂里那些和蔼可亲的老太太们……所有这些都是我最珍贵的记忆。在日复一日的听课、学习、交流的过程中,我收获了知识,收获了友情,收获了喜悦,也提高了外语水平。
这次远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送去的1+2+1项目的留学生。他们小小的年纪就要学会独立,自己去面对生活,在异国的土地上顽强拼搏,实践着梦想。很多人做得一手好饭菜,汽车坏了自己修,住房自己找(美国大学提供的食宿有限,大多数学生要自己租房住),不少学生在取得了工作许可后自己打工赚钱……所有的事情都要靠自己。我看到他们因为考试拿到全A时自信的微笑,也听到因为语言障碍引起的考试失败后无助的哭泣,那一刻我的心也在流泪……我知道,他们已经很努力了,只是并非每个人都善于应对考试……年轻的他们过早的经历着人生的冷暖世故,一颗颗年轻的心在这里接受磨砺,却又坚强成长,我从心底觉得佩服!
很庆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来体验这种完全不同的生活,看到阳光下这些美丽的生命茁壮成长,祝福他们!同时也特别心存感恩地向所有帮助过我的领导、师长、同学、亲友及北京CCIEE的老师们表示由衷的感谢!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愿将自己此行的见闻所得与大家分享,将此行的所学用到教学工作上,并祝愿1+2+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留学项目越办越好,更上一层楼!
做设计比赛的评委
在艺术系课堂上
宣传中国文化的使者
与主管外事副校长合影
与艺术系主任合影
在校董事家做客
在艺术学院院长家做客